打扫“战场”,调理“体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防治
 
今年秋冬,儿童呼吸道感染多发,支原体、流感、腺病毒、EB病毒轮番轰炸。中医儿科门诊常听家长诉苦,这几个月,小孩子每月发热一次,或是咳嗽、鼻涕1个多月都不好,甚至有小朋友半年内肺炎住院两次,虽然出院了,咳嗽却还总有,食欲不振,脸色也不好看,故来求助中医,看看有什么办法改善。
 一些家长感到非常庆幸,今年夏季给孩子找中医调理了。这几个月看班级里流感、肺炎时有发生,心里害怕,又时不时来中医儿科调理体质,自己家娃除了偶有鼻涕、轻咳几声,有时中招了,简单吃点药,一两天也就好了,倒是躲过了打针、住院这样的事,体质似乎好了很多。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每一次呼吸道感染,就好像一场小型战役,致病菌(邪气)和免疫细胞(正气)是交战的双方,而不幸,战场恰恰是儿童的身体。每次生病结束,虽然我们的免疫细胞胜利了,但作为交战地的身体也总有损伤。中医治疗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清扫“战场”,修复“损伤”,把残余的痰液清理干净,帮助肺脏、脾脏功能的恢复,重塑免疫力,帮助孩子恢复到正常的生长轨迹上。
  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中医药方法来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呢?
 1、起居饮食调护
 中医冬季养生强调阳气潜藏,《黄帝内经》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目前常建议的就是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晚起,合理着衣,注意保暖。大风天气,外出戴口罩。房间每天开窗通风。也可以睡前泡脚,按揉“涌泉穴”、“足三里穴”,起到保健养生作用。
 饮食上注荤素搭配,尽量不吃冰镇食品,尤其秋冬季节。平时不吃饮料、奶茶、零食、巧克力等。3岁以上小儿晚餐后至睡前不宜进食,包括牛奶、水果等。口臭、舌苔厚,不想吃饭,忌强行喂食物,可喝白开水、米汤,吃点助消化药物,及时就医。
 感冒、发热、咳嗽时需清淡容易消化饮食。熟萝卜可以吃,肉食、蛋类可适当摄取,水果可少量吃例如苹果、梨,忌油腻及油炸烧烤。
  2、中药内服
 中医治疗孩子感冒咳嗽时,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用一些宣肺解表、清肺化痰的中药汤剂,同时还会用一些降气平喘、健脾扶正防变的药,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中药汤剂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平素体弱,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落后、哮喘鼻炎的孩子,也会在冬季给予“儿童素膏”来调理体质。
 3、穴位贴敷
 “止咳贴”“鼻炎贴”:针对感冒初起,清水鼻涕,风寒感冒。或咳嗽恢复期,咳痰稀白,痰声明显,大便偏溏。
 “理气开胃散”:针对输注阿奇霉素后腹部不适,胃纳不开,小婴儿肠绞痛。
 “止汗散”:针对病后虚性盗汗。
 “三九贴”:“冬病冬治”,补充阳气,针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哮喘冬季调理。
 4、抗感香囊
 是将苍术、藿香、白芷、菖蒲、薄荷等具有解表散邪、芳香醒脾等作用的中药制成药包,装入布袋内,随身佩戴,或放在起居室内。药包每2周替换一次。
 5、中药足浴包
 “中药足浴包”采用活血通络、益气运脾的中药配方,煎煮后泡脚,起到温通血脉,防治鼻炎、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6、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以清肺平肝、豁痰平喘、益肺健脾。
 7、走罐疗法
 针对咳嗽明显,气管炎的孩子,常采用走罐疗法辅助治疗,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缓解咳嗽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