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儿科
儿童腺样体肥大,有哪些危害呢?

发布日期:2022-04-20 字号:[ ]


儿童腺样体肥大,有哪些危害呢?

在儿科门诊,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有增多的趋势,每天都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因为头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遗尿、夜间梦游等前来就诊,其中很多都是腺样体肥大所致。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 位于鼻咽顶后壁, 是咽淋巴环的一部分, 属于人体的免疫器官, 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传统的观念认为, 腺样体于出生后逐渐增大, 210岁为生理性肥大, 6 岁时最大, 10岁后逐渐萎缩, 青春期前逐渐消失。若因某种原因持续肿大, 影响临近器官及身体健康, 则称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可引起组织器官缺血缺氧, 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 特别是对肺、心脑血管的损害。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这一特殊阶段, 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腺样体肥大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并且会带来很多严重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危害?

 

第一、相貌变丑

 出现腺样体肥大的情况后会阻塞鼻腔后部,引起孩子睡眠呼吸障碍,导致患儿睡觉的时候打鼾并伴有张口呼吸,有时还会出现呼吸暂停的症状。

 早在1872,Tomes就提出腺样体肥大是引起颌面畸形的重要因素。因为长期张口呼吸, 致使面骨发育障碍, 上颌骨变长, 硬腭高拱, 牙列不整, 上切牙外露, 唇厚, 面部缺乏表情, 有痴呆表现,形成“ 腺样体面容” , 用来描述鼻气道阻塞(nasal airway obstructio n, NAO)儿童伴随的颅面形态异常。

  之后, 有学者认为只有客观定量地判断鼻阻塞和呼吸模式才能更可靠地评价呼吸功能对颌面发育的影响。有研究比较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头颅侧位 X射线照片, 发现腺样体肥大和下颌骨过度生长, 12岁及在59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上颌前突明显小于正常组, 36岁患儿舌骨位置较低。JB Sousa[3]分析,肥大的腺样体、扁桃体组织可使咽腔狭小,为保证呼吸,下颌向前下方生长, 下颌角及下颌平面角变大。

 

如果长期出现张口呼吸的情况就会导致颌面部的骨骼发育出现异常,从而出现面容改变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上颌骨发育过长、而且还会出现牙齿排列不齐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龅牙。同时还会表现出面容痴呆,下巴缩短、上唇突出、嘴唇增厚、鼻梁塌陷、表情呆板等多种不适症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痴呆样面容。

 

第二、引起睡眠呼吸综合征

 睡眠质量差会导致患儿白天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下降。由于腺样体堵塞气道、孩子在睡眠中缺氧严重会使促生长素分泌减少,还会导致孩子身高矮小,患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

 研究人员观察了2918个月以下均经多导睡眠描记法证实有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婴幼儿。该组婴幼儿平均接受腺样体切除术的年龄是(12.3±3.9)个月, 持续症状的时间为(6.2 ±3.0)个月。

 研究中, 由家长填写完成患儿睡眠调查问卷, 并由专业人员评估婴儿发育指标及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的复发情况。结果发现, 24%为早产儿, 打鼾是最常见的症状, 出现在所有婴儿中;72%为睡眠呼吸暂停, 69%睡眠中频繁移动,62%经口呼吸, 38%睡眠中觉醒。

  对手术前后体重评估后发现, 术前均有体重减轻,48%经手术后体重较术前明显增加;另外,17%的术前被其父母认为是存在发育迟缓问题, 而其中60%术后该问题得以解决, 临床症状消失或有明显改善。有资料在案的26%的婴儿症状有复发。因此认为, 婴幼儿也存在因腺样体肥大所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总结这一年龄组患儿有男性优势、早产儿多发、体重增加不明显, 腺样体切除术后尚可能复发等特点。

 

三、影响儿童智能

 腺样体肥大对儿童智能发育的损害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智能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认知功能作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涵盖范围较广, 可包括定向、注意、警觉、记忆、学习、计算、语言、理解、判断、逻辑推理、行为以及执行等各个方面, 临床上对认知功能的评价多从知觉、注意、学习和记忆能力、智力、运动技能、执行功能和警觉性等方面进行。

 研究发现,69岁的腺样体肥大儿童与神经认知能力异常有关, 多存在记忆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缺失、语言抽象能力下降、感觉运动整合功能低、领悟力差等问题。1013岁组的儿童则可能是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出现记忆问题和学习障碍, 并且有更严重的语言障碍。研究者认为, 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导致神经认知缺陷, 通过对儿童认知能力的评估, 将有助于帮助临床医生在遇到可疑的病例时做出手术与否的决定, 也有助于临床医师通过提供恰当的治疗和认知刺激促进儿童发育。在腺样体肥大患儿中, 打鼾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最近研究表明即使早期轻微的不伴睡眠呼吸暂停的打鼾也与认知障碍有关。这些认知问题包括词汇减少、感觉运动整合能力低、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缺陷[9], SC Lang ton Hew er [10]认为对于轻度症状的腺样体肥大儿童采取观望态度可能不利于生长发育。相反, 有证据表明各年龄(修正) 基准来说记忆得分并没有减少, 但睡眠障碍性呼吸可能是考试成绩差的内在原因。Gozal在研究 297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时发现, 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0%, 其中又有18%的儿童( 成绩倒数10) 有夜间换气异常。

 M C Urschitz [11]报道,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科学、拼写得分差和打鼾有关。在预后方面, 有文献报道, 通过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此神经认知缺陷是可能逆转的。有研究表明成绩差的睡眠呼吸障碍儿童在腺样体切除手术后成绩有了提高, 但是没有提到无睡眠呼吸障碍和有但拒绝手术的儿童的情况。

  BCFriedman [12]研究3959(平均年龄6.8±0.2)睡眠呼吸障碍患儿,结果发现, 腺样体切除术后610个月,患儿的睡眠特征及日间行为均有了明显改善, 在完形测试、单字的排列顺序等测试、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中系列加工、同时加工、综合心理加工、成就测验等方面的分数达到了同期正常对照组的水平。术后 310, 神经认知功能大部分可得到逆转。

  有关腺样体影响儿童智能发育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认为, 患者出现精神欠佳, 记忆力减退, 智力障碍及识别能力受损等, 可能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咽部狭窄, 鼻通气障碍、睡眠中呼吸道气体交换受阻, 进而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易觉醒状态等有关。

 

第四、听力下降

 腺样体的位置是很特殊的,在喉腔、鼻腔与耳朵相通。因此,肥大的腺样体会压迫到耳朵咽鼓管的开口就会造成机械性堵塞,进而影响听力,通过药物是不能治疗的,这时候就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

 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可反复发生鼻炎鼻窦炎和中耳炎,影响嗅觉和听力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由于腺样体肥大造成鼻子堵塞,导致鼻涕向上流,致使咽鼓管咽口受阻,容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听力下降症状。

 腺样体组织异常增大时,它会压迫侧方的咽鼓管鼻咽部开口,这个时候小孩通常会说耳朵痛,听声音不清楚,一般耳朵疼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发现,及时治疗,有时候是形成分泌性的中耳炎,那时候主要是听力下降,听声音不清楚,如果平时没有关注小孩的情况,就不容易发现,如果时间较长没有及时治疗,形成粘连性中耳炎,听力就很难恢复了,这样肯定会影响小孩的发育。

 家长朋友如果发现孩子有出现以上这些症状时,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鼻咽部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多种检查项目都能清晰的显示出肥大的腺样体,也可以通过鼻咽镜检查来查看患儿的鼻腔情况,有助于更好的进行判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