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 学会放松 不做焦虑孕妈妈 “孕13周产检显示NT值偏高,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进一步筛查。虽然医生说大多数人最终筛查结果是好的,但还是忍不住担心。在等检查结果的近一个月里,基本处于吃不下、睡不着的状态。”这一次检查后,微友“打酱油君”陷入了对产检的焦虑和不安中,“每次去医院,都得做很久的心理建设,就怕又查出什么不好的地方。” 这两年,孕期焦虑这个话题被越来越多的准妈妈们关注和讨论。很多准爸爸也表示非常无奈,明明很体谅了,可为什么孕期的妻子,一点小事就生气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心绪不宁、头痛、燥热、失眠 孕期焦虑也有“易感人群” 采访中,不少孕妈妈表示,怀孕之后情绪波动大,甚至会因为一点小事崩溃大哭,事后想想好像没有必要,这就是孕期焦虑吗? 对此,记者采访了县妇保院医务保健部副部长兼妇保科科长、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施春亚,她给出的回答是:不一定。她说,怀孕期间,孕妇体内激素变化,出现内分泌紊乱,加上妊娠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能自行缓解,一过性的,属于正常情况。如果出现长时间的心绪不宁、头痛、燥热、激动、失眠等情况,便要引起重视,这可能就是孕期焦虑症状。 跟其他很多病症一样,孕期焦虑也有所谓的“易感人群”。施春亚在长期门诊咨询中发现,以下人群是孕期焦虑的“易感人群”。“我们发现,曾患有不孕症或经历过不良孕产史的孕妈妈往往因为比普通人更容易紧张胎宝宝的健康情况,正是因为这种紧张情绪,导致她们在孕期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施春亚解释说,除此之外,家庭环境是也造成孕妈妈焦虑情绪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孕妈妈情感受挫、压力倍增,导致孕期焦虑的可能性上升。 另外,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孕妈妈习惯在网络搜索自己的妊娠症状和检查结果,因为对相应知识的一知半解导致的“搜索恐慌”也是导致孕期焦虑的原因之一。 焦虑情绪会同时影响孕妇和胎儿 需要引起重视 孕期焦虑症状虽然还算不上精神类疾病,但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中,也会产生众多不利影响。一方面,孕期焦虑症状不加以治疗干涉,出现产后抑郁的概率会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长期的孕期焦虑症状会对孕妈妈和宝宝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关于孕期焦虑症状的不利影响,施春亚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从孕妈妈角度看,孕期严重焦虑,会加重早孕反应,出现妊娠剧吐。同时,容易引起睡眠质量欠佳、植物神经紊乱,疼痛阈值相对下降,在分娩过程中易出现产痛较早且程度较重,并且因为不能耐受产痛而哭闹、耗费体力,影响子宫收缩力。另外,产妇焦虑情绪可促进体内儿茶酚胺分泌,使宫缩不协调,阻碍产程进展,增加难产机会。 从胎宝宝角度看,孕期严重焦虑容易引起肾上腺分泌增加,影响子宫动脉血流,引起宫内缺氧,并由于长期处于焦虑的荷尔蒙中,胎儿出现唇裂、腭裂和发育迟缓的概率增加,甚至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等情况发生。另外,患有严重焦虑的母亲不仅影响子代的健康,对子代的成长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导致学龄儿童更弱的注意力、更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妊娠应激还会增加9岁-11岁儿童患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的风险。 保持身心愉悦 寻求专业帮助 孕期焦虑不难处理 孕期焦虑症状的负面影响如此之多,是不是也意味着难干预、难治愈呢?其实不然。 “目前,产前焦虑症状的筛出率大概有20%-30%,但孕妈妈并不需要担心害怕,筛查结果提示可能有焦虑情绪,并非诊断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大多数孕妈妈通过门诊心理咨询疏导和放松疗法,便可得到缓解。”施春亚说,孕妈妈可以关注宁海县妇幼保健院或宁海县健康官微,注册母子健康手册,自行完成GAD-7自评量表和PHQ-9自评量表。当自评分大于等于5分时,提醒可能有焦虑症状或抑郁症状。 至于,如何应对孕期焦虑症状,施春亚给孕妈妈提供了这些方法。 对孕妈妈自己而言,首先,要积极学习孕期心理健康和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孕期身体和心理变化,在情绪不佳的时候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充足的睡眠,并学会情绪管理。 对孕妈妈的家人来说,要主动参与到整个孕产期过程中,帮助和陪伴孕产妇,积极沟通,体谅孕妈妈的辛苦,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鼓励孕产妇加强对支持系统的利用度,比如主动寻找可信任的人进行倾诉、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