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女性都曾听说过“宫颈糜烂”这个词,它似乎是很多女性过不了的坎儿,在娄慧萍医师的宫颈疾病门诊中,就有不少的患者是为诊治“宫颈糜烂”而来。 门诊中常有年轻的女孩在被诊断后非常困惑咨询:“医生,我才开始性生活几个月,就交过一个男朋友,怎么会是宫颈重度糜烂?”已婚生娃妇女多数纠结:“难道是生孩子造成的?难道是XX人不靠谱?一肚子气……”她们觉得奇怪和委屈,还夹杂把宫颈糜烂和性生活联想到一起,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那到底什么是宫颈糜烂呢?听听我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负责人娄慧萍医师的解答吧。 其实,“宫颈糜烂”是妇科医生在检查后对于宫颈状态的描述,肉眼看到宫颈粉红色表面出现的红色区域为“糜烂”,用轻、中、重来表示面积的大小,也可以称为“×度糜烂样改变”,和性生活、不检点等没有必然联系,和宫颈癌没有必然联系,目前已经明确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什么是宫颈糜烂? 人们常把充血的柱状上皮覆盖的区域称为“糜烂”,那并不是真的糜烂,只是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向外侧延伸出来。很多年轻的女性朋友都会有生理性的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但是,柱状上皮、炎症充血、宫颈癌前病变甚至早期宫颈癌看上去都是红色的,类似“糜烂”的表现,靠医生的肉眼无法判别,而目前在医学界也还没有找到一个更精确的表述来描述妇科检查时的宫颈,所以,妇科检查时医生仍会沿用这一说法。 此时,这个宫颈“糜烂”不一定是柱状上皮异位,也可能是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或肉眼无法识别的早期宫颈癌。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宫颈癌的癌变部位生长在宫颈管里侧,妇科检查往往无明显异常,因此宫颈“光滑”也不代表没问题。 宫颈癌筛查的那些事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家庭幸福。 但幸运的是,宫颈癌已经成为人类第一个可以预防并消灭的肿瘤。因为人类已经发现了宫颈癌的致病因素——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目前研究发现,90%以上的宫颈癌都是高危HPV导致的。所以,有性生活的妇女都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只有这样才可能将宫颈癌消灭在萌芽阶段。 很多人会说,我没有任何症状啊,为什么要筛查?
请注意,一般情况下,宫颈HPV感染、癌前病变甚至早期的宫颈癌都是没有症状的!但如果没定期筛查,等到有症状再查,基本都是比较晚期了。ASCCP指南中把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联合筛查作为30岁及以上妇女的首选宫颈癌筛查。 如果筛查异常,一般会建议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是利用放大至7-30倍的镜头,并进行一系列试验,由我们宫颈科医生火眼金睛来观察宫颈。肉眼无法识别的柱状上皮在阴道镜下一清二楚,而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也会有一些列特征,如果阴道镜表现可疑,医生会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如果活检出来无异常,那么定期复查就可以。如果活检提示有癌前病变,一般医师会建议进行宫颈锥切术,即leep术以切除癌前病变,也可以发现潜在的隐匿性宫颈癌的机会。 综上所述,如果以后再有人告诉你有“宫颈糜烂”,千万别慌,“宫颈糜烂”是一个描述性的语言,不能用来替代诊断。但也不能麻痹大意!宫颈糜烂并非指一个特点的疾病,也并不代表你的宫颈有无问题。只要通过了筛查,绝大多数的宫颈都是正常的,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同时,鉴于一般宫颈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并没有症状,所以请记得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哦! 娄慧萍医生特别提醒:
正常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每年做一次妇科体检,宫颈建议联合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