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潮”如期而至 “母婴经济”风生水起
——宁海母婴消费市场面面观
阅读数:211 本文字数:3648
黄海清
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县新生儿数量快速增长。据县卫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8个月期间我县新出生人口5591人(月均699人),相比此前两个统计年度的新出生人口6323人(月均527人)和6159人(月均513人),出现明显增加。这波快速来袭的“婴儿潮”,正逢移动电商和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发生了急剧改变,让传统的母婴消费市场呈现了一些新趋势和新特征。

母婴用品销售
移动电商打价格战 实体零售打服务牌
童女士今年年初产下了第二个女儿,跟十年前生第一个女儿的时候相比,她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手机上。京东、淘宝、唯品会、小红书……她的大多数母婴用品都是通过APP购买。“现在各大电商都在打母婴产品的价格战,基本上每个月都能碰到‘母婴节’。”
而她使用更多的是一些提供社区、资讯、孕育知识等内容服务的APP:宝宝树孕育用于交流育儿知识和经历,还能购买母婴用品;育学园用于学习育儿专业知识,付上一笔不大的费用就能听到国内著名儿科专家的讲座;宝宝拍拍则专门用于宝宝拍照……
但是她仍然会不时光顾实体店,购买奶嘴、洗护用品等需要产品,而且每周她都要带女儿到店里去游泳。
新人类母婴幼儿用品连锁是我县最大的母婴用品零售商店,目前有门店18家。“虽然网店、微商对我们的冲击比较大,但企业整体来说呈扩张趋势,尤其是二胎政策开放以来,经营势头很好。”公司负责人杜总认为在电商时代企业必须调整自身定位:“一方面,我们有很好的经营历史传统,很多妈妈一胎的时候就是我们的铁粉,二胎的时候还是会选择新人类,但是我们的价格必须向电商平台靠拢。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成为育儿方面的专家,给顾客提供专业服务。这几年我们经营的传统品类如奶粉、尿不湿、车、床受电商、微商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专业性、服务性比较强的业务却出现了强势增长,比如奶瓶奶嘴等洗护用品销售和洗澡抚触、催乳师、小儿推拿等服务。”
对于传统母婴用品零售行业的前景,他认为政策法规的执行是关键。“这两年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法规,被称为乳业史上最严法规,九部委联合颁布婴幼儿奶粉新政,禁止贴牌以及五不准原则。我相信过一个阶段之后,一线品牌将成为更多人选择,二线品牌的奶粉比例将下降,小品牌奶粉将淡出消费者的视野。未来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信息将更透明,消费者选择渠道将更多样,消费者也会更理性。目前海淘发现的问题奶粉也不少,我觉得不久大家会发现正规门店的奶粉会比各种五花八门的海淘更可靠、更安全。”

传统母婴用品零售店通过嘉年华等节庆活动让客户现场感受服务、提升体验。

桑洲镇自2010年起开设月嫂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优秀月嫂,“桑洲月嫂”在外口碑甚好。
母婴护理行业
员工薪资高企 市场缺口巨大
柴海亚是宁海最早从事月嫂业务的人之一。2007年,从县人民医院护士岗位离职的她进入“小毛头”早教培训中心。如今她是宁海暖暖家政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是母婴护理和老年护理,签约的月嫂和育婴嫂共有80多名。
暖暖家政的月嫂月薪为8800元至13800元;住家育婴嫂月薪为4500元至5500元,不住家育婴嫂月薪为3500元至4000元。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个价格压力非常大,但是如果顾客要聘请月嫂或育婴嫂,至少需要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预约。
“现在大家对母婴护理的观念已经逐渐改变,不像过去认为育婴嫂就是保姆,只要带带孩子就行了。育婴嫂要给婴儿抚触、做被动操、做游戏,要会营养配餐,促进孩子发育,帮助开发认知,这些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打扫卫生、洗衣服、烧饭做菜,工作强度并不小。”柴海亚认为目前的母婴护理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这个市场供需不平衡,愿意做这项工作的人太少。”
为了提高农村妇女工作技能,拓宽妇女就业门路,我县近几年来长期组织开展月嫂、育婴员培训,并为参与培训者提供高额补贴,仅2016年就培训了1458人。但据业内人士反映,最终转化为从业者的比例并不高。
一位未挂靠中介机构的月嫂也认为做这个行业非常辛苦,愿意做的人并不多,最大的问题是睡眠都是断断续续的,加上工作时间长,经常换环境不适应,一般月嫂每年只工作6个月,体格特别好的也只能做9个月。她在客户中口碑不错,因此从来不缺业务。
据了解,暖暖家政的月嫂年龄在40至55岁之间,育婴嫂年龄在45至57岁之间,对体格和健康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三证齐全,是管理比较规范的机构。调查发现,我县超过一半的月嫂和育婴嫂都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在从业。
但是无论是通过中介机构还是私下雇佣,不少受访者都表示找到理想的“阿姨”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看运气,我同事通过中介找了一个非常满意。我自己中介也找了,朋友也托了,同样的价格却始终感到不理想。”一位受访者表示。
对此,柴海亚这么认为:“服务是很难量化的东西。我们现在是通过工作能力、从业经验、工作态度和客户反馈意见给每位员工确定收费标准。但是每个家庭情况千差万别,无论是工作量、工作氛围和客户要求都差异极大,同一个阿姨在不同的家庭得到的评价可能截然不同,我们收了中介费,如果客户不满意,就必须换到他满意为止。”
催乳师、产后恢复……
快速发展的衍生行业亟待规范
随着家庭消费观念的升级换代和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对新产品、新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表现在母婴产业最为突出的是产生了一系列衍生服务行业。这些服务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管理难题。
2012年,应巧巧成立了爱婴堂按摩保健,主要服务项目是催乳和小儿推拿,是我县最早的催乳师之一。催乳就是通过中医推拿手法,为产妇解决产后无乳、乳少等症状;小儿推拿是按摩婴儿穴位调理身体。如今她催乳的收费标准是每次280元,2次480元,价格不低但生意很好。她坦言这个行业并没有统一的资质要求和服务标准,很多培训机构都在颁发各种各样的证书,但认为这个行业对专业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多年经验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才能从业。
产后恢复,作为介于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之间的一个行业,自2004年起在我国萌芽,从一二线城市迅速向三四线城市蔓延,近两年在宁海迅速发展起来,除了医院,各大瑜伽馆、理疗店、美容院、艾灸馆都相继开设了产后恢复的服务项目。
县妇幼保健院盆底疾病诊治中心是我县唯一由医疗机构提供的产后恢复项目。该中心医生介绍,产后恢复是妇女产后身体恢复保养的统称,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而盆底恢复则侧重于恢复、改善或重建女性在妊娠和分娩过程受到损伤的盆底有关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是产后恢复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一项恢复内容。她认为当前很多商业机构提供的产后恢复更倾向于体型修复、身体保养,属于美容服务,但是对于病人的盆底损伤由于缺乏医学知识背景,不具备康复仪器操作资质,对疾病的评估不科学,治疗方案的制定不规范,可能导致加重病情。因此产妇产后最好到有盆底治疗及康复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有异常者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县不少行业的准入门槛过低,已经导致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市场竞争出现无序化苗头,对于跟健康相关的服务行业,应该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经历和从业资质作出相应的要求。

宁海首届孕婴童博览会现场。
共享经济、低碳生活
我们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
“过去说穷有穷养、富有富养,我觉得现在穷养孩子的并不多,母婴用品消费的浪费现象确实很严重。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很多衣服穿了一两次就不穿了,很多玩具质量很好,但用了几个月就扔到储藏间去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徐先生三个月前拥有了他的第二个孩子,他准备实施他的穷养计划。“我初步估计了下,养这个娃我一年的支出不会超过15000元。”
徐先生算了一笔账:夫妻双方家长轮流照顾孩子,保姆费不用支出;完全母乳喂养,不用购买奶粉;亲戚朋友众多,送来了很多旧的婴儿用品和衣服,质量都很好而且旧衣服穿起来更柔软舒适;只有纸尿裤和贴身衣物是刚需。即使要添置东西,他也经常通过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购买。“当然了,这跟二胎是个儿子有关系,女儿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儿子还是朴素点好。”
打开国内最大的闲置品交易平台“闲鱼”,随机搜索宁海本地的“鱼塘”,其中一个叫做“宁海大厦”的交易社区显示有各类交易信息497条,其中二手母婴用品的信息就有几十条,交易商品包括婴儿洗护用品、尿不湿、故事机、吸奶器等。其中的一条信息是这样的:“卡特婴儿服,全新,宝宝出生天气热没穿过,冷了又穿不上。挥泪转。”
搜索该平台发现,二手母婴用品与新购商品相比至少要便宜20%(纸尿裤除外),大多数都在5折以上,也有卖家只要买家愿意出邮费或者上门自提,婴儿车、衣物都白送。有媒体分析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母婴用品价格节节攀升,而婴儿生长速度快,有的婴儿用品还没上岗就下岗,催生了火爆的二手母婴用品市场。”
多位年轻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从闲置品交易平台购物的经历,不介意购买二手的婴儿床、温奶器、故事机等产品。
徐先生不仅通过闲置品交易平台购买商品,也计划把自己家里闲置不用的物品上线交易。在线下,近期他通过社区组织的爱心义卖卖掉了2包已经用不上的尿不湿。“低碳生活、共享经济,是未来的趋势,我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省钱,也是希望把这种价值观传递给孩子们。”